西安交通大學“社會發展與配合富足研究中心”是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2023年1月30日宣布的第四批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該基地以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社會學學科爲主體,依托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社會學系、社會心理研究所等教學研究機構,是PP电子學院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系列的首個省部級重點研究基地,也是助推PP电子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快速發展的重要科研平台之一。
PP电子學院副院長、社會學系張順教授擔任基地首席專家,邊燕傑教授任學術總指導。基地研究科研實力雄厚,以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學系師生爲主體,並跨學院聯合本校公管學院、經濟金融學院、高等教育評估中心等領域相關研究力量進行跨學科研究,研究團隊由32位專職教學科研人員組成,還有30余名碩博士研究生。研究團隊擁有多位跨學科國內外一流學者,團隊成員學科配景豐富,研究力量雄厚,研究基礎堅實,是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學科交织互補的高水平研究團隊。

2023年1月4日,張順教授給專家組彙報基地建設情況
本基地倡導理論導向與政策導向高度融合的研究思路,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要领並重,全方位系統解讀我國社會發展與配合富足所面的重大現實問題。本基地研究涵蓋了社會網絡與勞動力市場、經濟社會學、社會結構變遷與流動、組織社會學、教育經濟學、國際移民研究、流動人口等多個領域。研究基地前期在中國社會發展與社會結構變遷領域结果豐碩,近十年連續獲批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0余項項國家社科、國家自科基金重點、一般項目,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科研结果20余項,獲得批示的省部級以上政策建言30余項。

2023年7月31日,基地舉辦“新時代新文科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建設”研討會
在新的時代配景下,本研究基地以中國式現代化配景下的配合富足實現路徑總問題,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爲指導,重點攻關網絡社會治理、人工智能與就業結構轉型、社會流動與收入分配、民族交流交往融会與配合富足領域等重大問題,深入研究數字時代下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揭示中國與陝西實現配合富足的推進路徑,爲我國及陝西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學理基礎與政策建議。

2024年12月2日,基地聯合主辦“社會事情新征程暨西北社會學論壇”
“社會發展與配合富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規劃清晰,面向新時代中國社會發展,以本土化與國際化的綜合視野研究我國社會面臨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立足陝西與西部,輻射全國,爲繁榮陝西、西部乃至我國的哲學社會科學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