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科研治理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科研治理 >> 正文
關于申報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研究項目的通知
2020-12-02  點擊:[]


列位老師:

凭据文化和旅遊部文件精神,爲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整合社會各方研究力量關注文化和旅遊建設實踐,現組織開展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研究項目推薦和委托研究事情。具體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課題指南

文化和旅遊研究項目需圍繞文化和旅遊建設實踐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加強戰略性思考,開展前瞻性研究,深入實際廣泛調查,體現服務決策的特點。以下條目分爲偏向性條目和具體條目兩類。偏向性條目(以“*”標注),規定了研究範圍和偏向,申請人需據此設計具體題目,此類爲優先研究偏向,委托立項後,可視實際需求適度放寬資助額度;依據具體條目申報的課題,應選擇對應的研究角度、要领和側重點,可對條目的文字表述做出適當修改。

1.中國文化基因傳承體系研究*

2.文藝理論和評論研究*

3.黃河文化研究*

4.長江文化研究*

5.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研究*

6.信息技術助力藝術創作與傳播方式創新研究*

7.文化建設在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中的作用及實現路徑研究

8.旅遊業在構建新發展花样中的作用及實現路徑研究

9.执法視角下的文化宁静制度設計與應用研究

10.文化和旅遊行業科技創新發展現狀與趨勢研究

11.文化和旅遊領域志願者服務機制研究

12.講好紅色故事研究

13.文化事业、文化工业和旅游业应用型后备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14.信息化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路徑及機制研究

15.文化和旅遊融合配景下的標准化試點事情研究

16.世界級旅遊度假區標准研究

17.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配景下文化和旅遊的開放與治理研究

18.智能化時代的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研究

19.遊客服務中心建設治理研究

20.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研究

21.文化和旅遊市場舉報投訴機制研究

22.經濟雙循環配景下的文化産業和旅遊業戰略研究

23.疫情防控常態化配景下文化産業和旅遊業發展趨勢研判與對策研究

24.推動區域文化産業帶建設研究

25.文化和旅遊企業風險補償及融資擔保機制研究

26.文化和旅遊經濟運行監測機制研究

27.旅遊景區建設的公共資金支持研究

28.集體建設用地發展鄉村旅遊政策梳理及實踐模式研究

29.特色旅遊小鎮建設中的文化要素運用研究

30.非物質文化遺産旅遊開發的價值鏈協同創新研究

31.外洋線上文化交流和旅遊推廣研究

32.旅遊演藝治理運營機制研究

33.現場演出對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拉動研究

34.地方文化和旅遊研究院所智庫建設路徑研究

35.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配景下戲曲與旅遊融合的路徑研究

二、推薦法式

我校限推薦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研究項目1項,故各學院限報1項。如申報總數超出限額,學校將組織評審擇優推薦。

三、基本要求

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研究項目負責人須具備下列條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执法;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和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事情;具有副高級以上(含)專業技術職稱(職務),或者具有博士學位,不具有副高級(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職務)或者博士學位的青年(不超過35周歲),需有兩名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職務)的同行專家推薦;項目負責人所在單位需設有科研治理職能部門。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機關事情人員不能申報或者參與申報文化和旅遊研究項目。

四、委托法式及结果形式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對推薦項目進行評審,向文化和旅遊部報送。文化和旅遊部擇優開展委托研究,委托研究經費每項5萬元。委托研究項目應于2021年11月底前完成結項,並提交如下研究结果:

1.階段性研究结果

研究周期内,需以结果要报形式提交階段性研究结果2篇以上,每篇字数为2000字左右。

2.最終研究结果

研究完成后,需以研究陈诉形式提交最終研究结果,字数不凌驾5万字,同时提供结果摘要,字数为3000字左右。

五、報送時間和方式

請于2020年12月4日下午17:00前將推薦质料紙件(《申報書》一式9份,《推薦項目彙總表》2份)報送至主E708,同時將上述质料電子版發送至電子郵箱:shuting19@mkako.com,學院彙總後提交社科處,逾期不予受理。

學院聯系人:張舒婷,聯系電話:8896/82667290

聯系郵箱:shuting19@mkako.com

社科處聯系人:肖瑤,聯系電話:82663983

PP电子科研    

2020年12月1日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