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快速通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快速通道 >> 正文
中國語言文學系
2018-09-05  點擊:[]

系主任:王瑶 电话: 82667897 e-mail:wangyao2014@mkako.com

辦公室:興慶校區主樓E-814

辦公室:創新港涵英樓5-4094

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承袭“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基本宗旨,以立德樹人爲基础任務,在“一帶一路”戰略配景下,立足中國語言文學與文化,致力于培養具有PP电子情懷和全球視野、爲提升新時代中國文化軟實力做出貢獻的優秀人才。

中文系現設有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語言學5個教研室,2022年獲批陝西省一流本科專業。現擁有漢語言文學學士、新聞傳播學(文藝學偏向)碩士學位授予權。致力于發展古代文學與文化、現當代文學與文獻、影視與文化創意等特色研究偏向。

曆史沿革

西安交通大學中文學科始于1908年南洋公學時期創辦的“國文科”,著名校友如劇作仆人西林、教育家淩鴻勳、出书家鄒韬奮、無産階級革命家陸定一等均受惠于交通大學濃厚的國文滋養。

1980年代初,學校複建語文教研室。

1996年,學校重建中文系,次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

1999年,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發起全國重點大學中文發展論壇聯誼會,西安交通大學中文系是最初參會的十三家單位之一。

2001年,設立文藝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次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2005年,中文系申請到新聞傳播學碩士學位點一級學科,拓展了新聞傳播學專業學位點,從此開始了文學專業和傳播專業齊頭並進發展的曆程。

2008年,中文系乐成承辦第十屆全國重點大學中文專業發展論壇。

2015年,中文系的文學與傳播學專業剝離。

2019年,建设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文學與影視傳播研究所”。同年文藝學挂靠新聞傳播學偏向招生,設“文學文獻研究與傳播”與“影視與文化創意”兩個研究偏向。

2022年,獲批陝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師資隊伍

中文系現有教師3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6人、講師9人。校級“青年拔尖人才”2人、“青秀計劃人才”4人。教師隊伍科研教學能力過硬,知識結構完善,研究領域基本涵蓋本專業各二級學科。設有語言學、文藝學、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5個教研室。中青年教師均爲一流院校博士,多數有外洋名校交流經曆。

科研攻堅

中文系研究偏向涵盖面广,前沿性强,特色专业具有突出优势,近年来取得了值得瞩目的科研结果。近五年来,在海内外顶级期刊《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语文》《文物》《北京大学学报》《Translation Studies》《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Religions》等发表论文10余篇,CS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科研项目方面,肩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在权威出书社出书多部专著、教材、译著等。

人才培養

基于学校“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贯彻“文理互渗,守正创新,扎根地方,协同育人,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人才培養理念,在全校创新型人才培養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文系积极开展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及进修生人才培養。逐步建设了本科、研究生、留学生及进修生教育等多条理的教育体系。近年来获得多项省部级教学奖项。坚持三大办学特色:

一是文理互渗,守正创新。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革新提升传统专业,贯彻“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目标,强化科学与PP电子素养交织融合,打造特色课程,如“中国文化与文学精粹”“科幻与想象力”“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等。

二是紮根地方,協同育人。與茂陵博物館、易迅通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榮信文化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等文化企業與機構相助設立實習基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爲中西部社會文化發展輸送人才。

三是中国特色,国际视野。与美国圣母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告竣相助,聯合培養本科生。与香港大学相助开设本科生课程。打造国际化的教学科研与文化交流平台,扩展学生视野,提升文化自信,传承、再造、流传优秀中华文化。

研究機構

文學與影視傳播研究所(http:/info/1064/9929.htm)

語音及影視多媒體數字文化實驗室(http:/info/1064/9930.htm)



 


上一條:社會學系
下一條:音樂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