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西安交通大學
2020-2021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PP电子學院
2021年11月
PP电子學院2020-2021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编写框架
(說明:報告所涉及數據限于本學院數據)
一、 本科教育基本情況(1000字以內)
(一) 本科專業設置情況。包罗本學院專業發展曆史沿革等信息。
PP电子社会科学学院设有5个本科专业:哲學、社會學、汉语言文學、情况设计、书法學。办院宗旨是:教学立院、科研强院。PP电子學院本科专业涵盖哲學、社會學、文學、艺术学等差异学科门类,除了专业人才培養外,学院通过开设全校四分之一的文化社会和艺术类通识课,在学校整体人才培養上发挥着塑造大学生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PP电子情怀的重要作用。来未来学院会继续强化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的办院定位,上努力提升现有课程质量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努力再推出一批体现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PP电子社科和艺术类精品课程,为全校人才培養和文化建设孝敬力量。
(二) 本科生學生情況。
1. 在校生情況及本科生所占比例。包罗本學院在校生總人數,本科生人數及占比等信息。
PP电子學院本硕博在校总人数1100余人,其中本科生700余人,占比63.6%。文科试验班121人,汉语言文學专业86人,体特生70人,社會學专业134人,哲學专业80人,情况设计专业172人(因2020级开始只有情况设计专业,美术学类、视觉转达设计、雕塑专业人数并入),书法學专业43人。
2. 本科生生源質量情況。包罗學生、專業雙向選擇情況。
2020科試驗班本科生在2021年7月進行了專業選擇,分流到哲學專業18人,分流到社會學專業45人,分流到漢語言文學專業24人。
3. 本科人才培養目标及服务面向。包罗各专业的专业特色、培养目标,结业生的面向领域等情况。
哲學专业培养具有浓厚PP电子情怀,强烈使命继续,健全人格品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好的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全球视野、能够从哲學视角分析息争决问题的专业人才。学生结业后既可选择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也可选择直接从事教育、科研、行政治理、企业治理、理論宣传、新闻出书、社會服務等方面的事情。
社會學專業主要培養能在社會發展相關領域發揮引領作用的本科專業人才,他們具有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具有紮實的社會學基礎知識與理論素養,熟練掌握社會調查與實證研究要领、社會政策分析要领,密切關注中國社會現實問題並深刻理解中國社會及其運行規律。畢業生人際溝通能力強,富有團隊相助精神,社會責任感強,能在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與社會發展相關的部門獨立從事研究與治理事情,具備在社會學或相關專業進一步學習深造的學術基礎和研究素養。
漢語言文學專業承袭“文理互滲、守正創新”的理念,接纳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的培養機制,旨在培養系統掌握中國語言文學理論、知識、要领的優秀人才;使學生具備科學的理論思維、較高的文學鑒賞水平、良好的語言表達與寫作能力,具備健全人格、PP电子情懷、科學素養和全球視野,勇于自主創新,善于團隊協作,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學生畢業後,不僅可赴海內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繼續深造,還可在國家企事業單位從事與中文相關的事情。
環境設計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擁有良好的PP电子藝術素養,系統掌握環境設計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技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能夠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具有較強的團隊相助能力、終身學習能力以及全球化視野,勇于探索、敢于擔當的高層次應用型設計人才。
書法學專業培養具有廣泛的文化知識素養和廣博的藝術理論基礎,掌握書法藝術理論研究要领,熟練進行五體書法及篆刻創作,能夠在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藝術市場、書法國際傳播等領域,從事書法創作、研究、教學、傳播等事情,人格健全、社會責任感強烈、視野寬廣的創新型專門人才,並能在未來書法相關領域起引領作用。
4. 本科留學生情況。包罗本科留學生的生源地及各籍留學生在本科生人數中占比等信息。
PP电子學院在校本科留学生共3人,其中情况设计专业1人,视觉转达设计专业1人,书法學专业1人。俄罗斯1人,占比0.14%;加拿大1人,占比0.14%; 马来西亚1人,占比0.14%。
二、 師資與教學條件(1800字以內)
(一) 師資條件。
1. 師資數量、隊伍結構、生師比。包罗專任教師⑴數量;⑵職稱;⑶崗位類別(理論、實驗);⑷年齡層次及專任教師與全日制在讀學生配比等信息。
PP电子學院共有教师137人,其中教授31人,占教师总人数22.63%;副教授62,占教师总人数45.26%;講師29人,占教师总人数21.17%;助教2人,占教师总人数1.46%,行政教辅人员12人,占教师总人数8.76%。学院生师比8.03:1。拥有博士学位教师81人,占教师总人数59.12%,在读博士19人,占教师总人数13.87%,合計约72.99%。学院下设7个系所:哲學系、社會學系、中國語言文學系、藝術學系、中國書法系、社會心理學研究所、音樂中心。各系所職稱结构如下:
系所名稱 |
教師人數 |
教授 |
副教授 |
講師 |
助教、科研博士後 |
哲學系 |
26 |
9 |
13 |
4 |
0 |
社會學系 |
31 |
13 |
15 |
3 |
0 |
中國語言文學系 |
21 |
3 |
14 |
4 |
0 |
藝術學系 |
22 |
3 |
8 |
10 |
1 |
中國書法系 |
8 |
2 |
2 |
4 |
0 |
社會心理學研究所 |
9 |
1 |
5 |
3 |
0 |
音樂中心 |
8 |
0 |
5 |
2 |
1 |
合計 |
125 |
31 |
62 |
30 |
2 |
2. 教師承擔本科生授課任務情況。包罗⑴本科生开设课程數量;⑵肩负教学任务教师數量;⑶差异職稱教師數量、占比(突出教授爲本科生授課比例)等。
PP电子學院2020-2021学年共开设本科课程391门次,肩负教学任务教師數量106人,其中,教授26人,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100%;副教授60人;講師19人,助教1人。
(二) 教學條件。
1. 教學經費投入。包罗⑴學校下撥及學院自籌等其他教學經費;⑵投入本科教學經費等情況;⑶教學績效分配原則。
PP电子學院的本科教学经费包罗学校统一拨款的本科教学经费、實驗室经费、本科生招生业务费。其中本科教学经费12.04万元,本科實驗室经费(含音樂中心经费)8.13万元,本科生招生业务费13.22万元。学院所有本科教学经费都用来支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改項目、招生宣传、学生大创项目、实践教学、学生交流、教学专项运动等。学院教学绩效分配原则遵循《PP电子社会科学学院绩效分配革新实施措施》(西交PP电子【2018】10号)
2. 其他特色教學條件。包罗除学校公共资源外的特色基础设施条件等。
學院以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文學與影視傳播研究所、藝術創意與文化産業研究所等四個研究所爲平台,研究解決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社會、思想、文學、文化、心理和藝術問題,探索學術前沿,推動學科交织融合。學院擁有PP电子社科類專業小型圖書館一個。
3. 实践教學條件。
學院具備實踐教學條件的場所有藝術系田家炳藝術中心及東一樓專業教室,音樂教育教研室的東二樓專業音樂教室及教研室,中國書法教研室的東二樓專業教室。藝術設計教研室的田家炳藝術中心占地面積1000余平米,共有專業教室14間,師生教研區域2層,書法教研室擁有學生專業教室5間,近200平米,此外在鍾明善先生捐贈的博物館可以舉辦各類活動,音樂教育教研室擁有音樂教室5間,辦公室3間,占地面積750平米左右。
4. 生均課程門數。
學院生均課程門數0.355門。
三、 教學建設與革新(1800字以內)
(一) 專業建設情況。包罗各級各類專業認證、評估;教學结果獎獲批、優勢特色專業等情況。
2021年,學院本科專業建設持續推進,哲學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哲學、漢語言文學、環境設計、書法系4個專業獲批申報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社會學專業的國際化模式、實證特色獨樹一幟。
(二) 課程與教材情況。包罗各級各類精品課程建設;教材出书等情況。
学院2020年新增西安交通大學国际在线开放课程教学革新研究专项2项,新增通识类焦点课4门,新增通识类选修课10门。获第十七届西安交通大學优秀教材奖1项,西安交通大學“十四五”计划教材建设重点项目立项6项、一般项目立项7项。
(三) 名師培育情況。包罗各級各類名師培育進展;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獎等情況。
学院现有省級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后备名师5人。2020年学院获陝西第三屆高校課堂教學創新大賽三等奖1项,获陝西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課程思政教學能手1人,获西安交通大學2021年上半年教师授课竞赛创新型教学赛道二等奖1项。
(四) 教改項目獲批情況。包罗各級各類教改項目獲批等情況。
2021年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立项1项,获批陝西省首批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立项1项;2020年学院获批陕西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获批教育部第一批産學相助協同育人項目2项,西安交通大學校级虚拟仿真實驗教学项目立項1個,获批西安交通大學本科教学革新研究项目(通例项目)3个,获批西安交通大學本科教学革新研究项目(拔尖专项)2个,获批西安交通大學本科教学革新研究项目(国际教育专项)2个,西安交通大學课程思政专项研究项目立項重點課題3項,一般課題6項。
(五) 一流本科教育行動方案學院建設情況。
1. 落实人才培養绩效激励机制,引发宽大教师投入人才培養的自觉性和缔造性。
2. 夯實基層教學組織,發揮教學團隊作用,強化學院教書育人主陣田主渠道作用。
3. 嚴明教師教書育人職責,落實教授、副教授爲本科生授課制度,推進知名教授指導實驗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
4. 嚴格落實學院領導深入課堂聽課和走訪學生制度,加大課程和教材選用檢查力度。
5. 鼓勵教師將科研结果向本科生課堂教學、教材、實驗實踐教學轉化。
6. 建設美學藝術類通識課程,培育學生在身心康健、藝術審美等方面的意識和素養。
四、 教學質量保障(1000字以內)
(一) 学校党政联席聚会会议讨论本科生培養议题等情况。
学院党政联席会不定期对学院本科生培養的教学文件、转专业细则、推免细则、教改文件等规章制度、专业建设、经费使用、绩效分配等议题进行商定。
(二) 院系督導制度建設情況。包罗院系督導隊伍建設及規章制定情況,包罗院系教師同行聽課、學院督導聽課、領導班子深入一線聽課等情況。
为健全教学质量治理与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我院本科教学质量,学院建设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专家督导组,制定了《督导事情治理措施》, 对本科教学各项事情进行检查、监视、咨询与指导。学院督导专家本学期完成了学院教学质量检查、结业设计(论文)检查、大创项目评审、授课资格认定评审、教学结果奖评审、教改項目评审等事情。每学期学院领导进行听课,专业涵盖了各个系所,听课类型涵盖了专业课、通识焦点课、通识选修课、线上线下混淆课、新入职教师主讲的课程、学生评教较低的课程等。
五、 學生學習效果(800字以內)
(一) 學生學習效果。包罗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競賽獲獎、評獎評優、畢業論文指導及評優等情況。
1人獲2020年第六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一獎,3人獲第四屆立邦中國大學生農村支教獎全國銀獎,1人获2020年三棵树“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國家級铜奖,1人获2020中國大學生啦啦操錦標賽花球第十一名,1人获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演出類甲組二等獎,2人获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比賽國家級银奖,1人获第六届互聯網+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铜奖,1人获十三屆“挑戰杯”陝西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省級一等奖,5人获陝西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演出類甲組三等獎,9人获NCDA数字艺术大赛二等奖,2人获NCDA數字藝術大賽三等獎,2人获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比賽三等奖,1人获2021年度國際青年美術設計大賽ICAD銅獎,1人获“我最難忘的銀幕共産黨員形象”陝西大學生影評征文大賽優秀獎,1人获陝西省乒乓球錦標賽團體第二單打第三,1人获陝西省極限飛盤錦標賽甲組第一。1人獲國家獎學金,1人獲全國優秀大學生(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1篇本科畢業論文獲校級優秀論文。
(二) 畢業生去向及用人單位評價,包罗本科生出國交流情況等。
PP电子學院2021年结业生共有139人,来自7个专业(体特生包罗在汉语言文學专业)。其中,授予哲學学士学位14人、法學学士学位28人、文學学士学位42人,艺术学学士学位55人。已确认就业去向128人。其中海内升学48人,出境升学7人。总升学率42.97%。学院学士学位类别泛起除了多样性,在PP电子社会科学偏向培养了具备基础知识与技术的人才,2021年结业生将在社会多种行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做出自己的孝敬。
六、 特色發展(800字以內)
學院的特色及可推廣的經驗。
2015年以来,学校实行通专融合的大类培养模式,大一为文科實驗班,PP电子學院在文科實驗班有三个招生偏向包罗:哲學、社會學、汉语言文學三个本科专业,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结束后分流到了哲學、社會學、汉语言文學、網絡與新媒體、法學5个专业,其中,分流到PP电子學院哲學18人、社會學45人、汉语言文學24人。在学生治理方面实行双院协同治理模式,学院偏重学业与第一课堂,书院偏重第二课堂与学生服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科實驗班”治理与运行机制。
|
文科實驗班(文科大類) |
3個學科門類 |
1.哲學 |
2.法學 |
3.文學 |
分流到5個本科專業 |
哲學 |
社會學 法學 |
汉语言文學 網絡與新媒體 |
七、 需要解決的問題(800字以內)
學院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努力的偏向。
學院部门系所存在師資在量和質兩個方面都存在不足,缺乏具有國內和國外學術影響力的領軍人物,學院穩定的國際相助交流高校還比較少,本科生對外交流人次還不夠多。
學院繼續著力引進師資,吸引國內和國外學術影響力的領軍人物。繼續加強與國際其它高校相助協議的簽署,推進學院本科生對外交流。學院將發揮好“PP电子藝術通識教育名師事情室”的作用,在課程建設、教學结果申報等方面繼續有所作爲。繼續加強基礎通識類焦点課和選修課建設,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一流課程。
附表
表格1-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學院在校生 |
本科生 |
專任教師 |
本科生師比 |
1100 |
700 |
122 |
5.74 |
表格1-2 專任教師職稱情况
職稱 |
教授 |
副教授 |
講師 |
助教 |
教師數量 |
31 |
62 |
29 |
2 |
表格1-3 專任教師崗位類別
表格1-4 專任教師年齡条理
年齡 |
20-30 |
30-40 |
40-50 |
50-60 |
60+ |
教師數量 |
5 |
57 |
35 |
21 |
4 |
表格2-1 教师加入竞赛获奖情况
賽事名稱(級別) |
獲獎等級 |
獲獎數量 |
陝西第三屆高校課堂教學創新大賽 |
省級三等獎 |
1 |
陝西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課程思政教學能手 |
省級 |
1 |
西安交通大學2021年上半年教师授课竞赛创新型教学赛道 |
校級二等獎 |
1 |
表格2-2 教改項目获批情况
教改項目 |
獲批進展 |
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 |
立項1個 |
陝西省首批新文科研究與革新實踐項目 |
立項1個 |
陝西省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
立項1個 |
教育部第一批産學相助協同育人項目 |
立項2個 |
西安交通大學校级虚拟仿真實驗教学项目 |
立項1個 |
西安交通大學本科教学革新研究项目(通例项目) |
立項3個 |
西安交通大學本科教学革新研究项目(拔尖专项) |
立項2個 |
西安交通大學本科教学革新研究项目(国际教育专项) |
立項2個 |
西安交通大學课程思政专项研究项目 |
立項重點課題3項,一般課題6項 |
表格3-1 学生加入竞赛获奖情况
賽事名稱(級別) |
獲獎等級 |
獲獎數量 |
第四屆立邦中國大學生農村支教獎全國銀獎 |
國家級 |
3 |
2020年三棵树“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國家級铜奖 |
國家級 |
1 |
2020中國大學生啦啦操錦標賽花球第十一名 |
國家級 |
1 |
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演出類甲組二等獎 |
國家級 |
1 |
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比賽 |
國家級银奖 |
2 |
第六届互聯網+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铜奖 |
省級 |
1 |
十三屆“挑戰杯”陝西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 |
省級一等奖 |
1 |
陝西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演出類甲組三等獎 |
省級 |
5 |
NCDA數字藝術大賽二等獎 |
省級 |
9 |
NCDA數字藝術大賽三等獎 |
省級 |
2 |
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比賽三等奖 |
省級 |
2 |
2021年度國際青年美術設計大賽ICAD銅獎 |
省級 |
1 |
“我最難忘的銀幕共産黨員形象”陝西大學生影評征文大賽優秀獎 |
省級 |
1 |
陝西省乒乓球錦標賽團體第二單打第三 |
省級 |
1 |
陝西省極限飛盤錦標賽甲組第一 |
省級 |
1 |
表格3-2 学生评奖评优情况
獎項名稱(級別) |
獲獎(評優)等級 |
獲獎數量 |
國家獎學金 |
國家級 |
1 |
全國優秀大學生(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 |
國家級 |
1 |
表格3-3 学生结业论文评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