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16日省委書記、省長胡宁静到西安交通大學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之後,總書記重要指示在校內外引起強烈反響。PP电子學院于12月18日下午、19日晚上分別召開中心組學習會、黨政聯席會,對15位老教授信件原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胡宁静書記講話和張邁增書記表態講話作了系統傳達和集中學習研討交流。學院黨政領導班子、系主任、副主任、支部書記參加了會議。各人一致認爲,15爲老教授給總書記的信件字裏行間都飽含著對學校發展的一片深情,也傾注著學校領導對學校發展的責任擔當。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是對高等教育西遷曆史的肯定、是對老一輩西遷人的肯定、是對西遷精神的肯定,作爲西遷精神的每一位新傳人必須要學習好、宣傳好、落實好總書記的重要指示。
院長李黎明教授認爲,總書記的指示體現了黨中央對老一輩交大人的關心和愛護,也是對新一代交大人的推动和鼓舞。老一代交大人用青春和汗水爲我們展示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他們高尚的師德使我們對“西遷精神”的現實意義、交大人的價值觀、責任感和使命感有了全新的認識。新一代交大人更要立足國家和西部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銳意創新,開拓奮進,以實際行動和優秀業績傳承光大“西遷精神”。今天,交大師生承袭“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辦學定位,以創新港建設爲契機,繼承老一輩交大人愛國愛校的精神,繼續紮根西部這篇熱土,進行二次創業,爲“雙一流”建設搭建翅膀,從基础上夯實和豐富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內涵。我們要認真學習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主動對標“雙一流”建設的目標和任務,聚焦立德樹人的基础任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爲功有機結合起來,勇于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事情。以時不我待、只爭旦夕的精神,努力做好創新港內涵建設,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做出貢獻。
哲學系主任韓鵬傑教授認爲,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簡煉而深遠。一是向當年響應國家號召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們致以的高尚敬意,這是對西遷精神的肯定;二是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爲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這是對新時代繼續發揮西遷精神的激勵。關學有一種精神就是“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意思是要成大器,必須經過艱難困苦的磨練。一個大學無論怎樣強調兼收並蓄,都應該有中國大學獨特的精神。西遷的交大,正是體現出這“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民族氣質,這種在特殊的曆史配景上凝結的大學文化,最深刻地體現了我們這個民族信念:自強、擔當、逾越的偉大精神。這是一種曆練也是一種熏陶,是一種文明血脈的直系傳承。只有在中華文明發源地和大搖籃中培育過的學校,才會有最深厚的民族精神。所以,西遷更是一種文化上的幸運與驕傲。提到西遷,不僅要看到西遷者的貢獻,更要看到文化的融会熔鑄成的新的文化、新的靈魂。新時代的交大人,提到西安交大的精神,不僅要提西遷,更要濃筆重墨的說紮根與服務,紮根大西北六十一年,海洋文化和西北華夏文明的融会,曆練出一所國際性大學,熔鑄出了一種開放、自強、逾越的大學精神,這才是我們這所大學的真正價值,也是習近平同志這段寄語的蘊含的深層意義。
社會學系主任張順教授認爲,學習總書記的給西遷教授的回信令人鼓舞,這是對交大西遷精神的高度肯定,西遷精神焦点就是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將自己的人生發展與國家需要結合起來,才气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我社會學團隊將繼承西遷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推動學科發展,在學校“雙一流”建設過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方小笛: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書寫了交大辦學曆史上的光輝篇章,也爲交大今後的發展留下了许多寶貴的財富。這不僅是交大的精神財富,也是新中國廣大知識分子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的高尚情操的光輝寫照。
中文系主任李慧教授認爲,習總書記給西安交通大學老教授的回信,是對全體知識分子的精神鼓舞和殷切希望。西遷是交大人的長征,“西遷精神”是交大獨有的大學文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的曆史配景下,作爲交大人,尤應以西遷精神爲指引,承袭老一輩交大知識分子國家利益至上,堅持服務國家、建設西部的責任擔當。回首六十年的西遷曆史,交大在歲月無聲中砥砺前行,而交大人始終奮戰在西部建設的前線,紮紮實實地走好社會主義建設的每一步。雄關漫道真如鐵,现在邁步從頭越。歲月如歌,六十年的時光唱出的是交大人的自豪與堅持。步入新時代,新一代交大人定將不負黨的囑托、人民的期待,以科學技術爲筆,以優良傳統爲墨,書寫交通大學源起東南、享譽西北的壯麗篇章。
社會心理所所長倪曉莉教授認爲,學習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作爲交大人很受鼓舞,身爲交大教師也倍感自豪。老教授們的西遷奉獻精神感動了我們,也爲我們做出了楷模。我們作爲西遷精神的傳承者,定當以“愛國、奮鬥”爲己任,無私奉獻,教書育人。
書法系主任薛養賢教授談到,西遷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既是我們的事情和責任,發揚西遷精神,充实利用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力爭站在學科制高點,不光是學科發展的需要,更是國家、民族在新時代優秀傳統文化全面複興的戰略要求。
副院長楊建科副教授談到,19大報告向全世界宣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一個更需要幹事創業、努力拼搏的時代,這個時代也更需要忠誠黨的事業,能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砥砺前行的奮鬥精神。六十一年前交大人實施了“舉校西遷”的壯舉。在而後的六十多年裏,當年的一批年輕人爲了黨和國家的重托,爲了西部教育的發展,紮根西部,用青春澆築理想,艱苦奮鬥,爲西安交大的崛起,爲西部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這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豐碑。15位白發蒼蒼的西遷老教授,滿懷對國家熱愛,對學校事業發展的期待,向總書記寫信,提出了要用“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激勵和鼓舞年輕師生。老教授們的拳拳報國之心,获得了總書記積極的回應和肯定。交大“西遷精神”是教育界愛國奉獻的精神寫照,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給年輕一代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傳承和弘揚“西遷精神”,爲西部發展和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是總書記對我們的指示和期望。“那裏有事業、那裏有愛、哪裏就是家”,這就是知識分子的情懷。交大就是爲曆史而生的,今天西安交通大也到了發展騰飛的曆史轉折期,作爲西安交大的年輕一代,學校的發展和事業就是我們的使命,我們要積極響應19大報告中教育強國的號召,繼承弘揚和踐行前輩們的“西遷精神”,以高尚的國家情懷和使命擔當,紮根西部,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西安交通大學,爲實現學校的雙一流發展目標,爲推進西部地區乃至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副院長張勇副教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实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黨和國家的重要任務也變爲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六十一年前,交大人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從繁榮的都市來到西部,把青春和智慧奉獻給了這片土地,通過一個甲子前仆後繼的不息奮鬥,爲中國高等教育,爲西部地區的社會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也爲消除曆史上造成地區發展包罗高等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做出了傑出貢獻。通常爲曆史做出貢獻的人,曆史不會忘記。習總書記對15位西遷教授信件的批示,顯示了總書記對西部社會和教育發展的關心,顯示了黨和國家追求社會全面發展的決心,也鼓勵今天的交大人繼續承袭西遷精神,齊心協力,將全部力量融彙到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的宏偉詩篇中。
副院長王偉副教授談到,交大西遷,是交大人響應國家號召的行動;交大西遷老教授們,是交大西遷的行動者和見證者;交大西遷精神,是西遷61年來愈沈澱愈厚重的使命與責任、奉獻與奮鬥。曾經在食堂用餐時,偶然聽說一位交大普通花工的故事,他也是西遷的一員,不是教授,也不是學生,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後勤事情人員。跟隨著師生的腳步、響應著祖國的號召、陪伴著上海的松樹,他放棄了上海的生活,來到了西安,親手植下郁郁蔥蔥的松樹,親手種上適合在西安生長的花卉樹木。在他即將退休離開這個事情崗位之際,他抱著樹、說著話、流著淚……這感人至深的故事,讓严寒的冬日變得暖人心扉。“生于國家危亡之時,長于民族複興之際”,交大有著與生俱來的使命與擔當、久經磨砺的奮鬥與執著,這在一代代交大人身上傳遞、承繼、弘揚,無論教師、學生還是職員、工人,甚至臨聘人員。今天,西遷人已然白發蒼蒼,卻依然牽挂著交大的建設與發展。我們,作爲新時代的火炬手,作爲西遷精神的繼承者,在新時代將植根于心中的“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貫徹到事情中。在總書記的關懷下,在黨和國家的支持下,交大人正在投身于創新港和雙一流建設之中,爲交大未來60年發展開創新的曆史起點,爲祖國的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貢獻西安交通大學在新時代特有的力量。祖國建設,民族複興,交大人,責無旁貸!
社会学系党支部书记童梅谈到,正值十九大胜利闭幕,交大师生又喜闻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作为交大人备受激励鼓舞,同时感受自己责任重大。十九大陈诉指出当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生长不平衡不充实的矛盾。陕西是劳务输出大省,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都是亟待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他们同时更是社会学学术眷注的工具。因此,我作为社会学专业的教师一定要将自己的學術研究与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结合起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传承西迁精神,践行立德树人,不停追赶逾越,为推动交大“双一流”建设孝敬自己的力量。
中文系黨支部書記羅軍鳳認爲,交大人響應黨的號召,支援大西北的建設,若論交大人的情懷,那就是自覺地將自己的一生與祖國大西北的開發和建設聯系在一起,強大西北,就是強我國家。目前正在奮力推進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的建設,體現了交大人在新時代的使命擔當,以絲綢之路爲紐帶,將中國的大學與世界的發展聯系在一起,讓科技轉變爲産能,助西安交通大學走向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任重而道遠,每位交大人都應奮力前行。
藝術系黨支部書記苗祥瑞認爲,西遷老教授們老當益壯,不忘初心,耄耋之年仍心系交大發展,結合學習十九大報告精神,給總書記寫信表達了對交大創新港建設及建設教育強國等層面的建議和意見。获得總書記的回信和批複,更好地傳承和诠釋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充实肯定和高度贊揚交大的西遷精神,同時對西遷老教授們表達真誠的慰問和高尚的敬意。體現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交大師生在新時期傳承好西遷精神,振興西部、建設祖國的殷切希望。鼓舞並激勵著每個交大人爲推進“雙一流”建設及西部科技創新港建設不懈奮鬥。
音樂教育中心黨支部書記曹耿獻認爲,西遷精神是交大精神。老一輩的教授們爲了西部的發展從上海來到貧瘠荒蕪的大西北,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西安交通大學的建設中。他們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是仍然心系交大,熱愛交大,是生命與事業的融会。這種精神值得交大人代代相傳。當下恰逢我校“雙一流”建設之際,我們更需要這樣的精神,呼喚這樣的精神,延續這樣的精神,發揚這樣的精神,把我校建設成真正的“創一流”大學而不懈努力。
傳播學系黨支部書記張立認爲,交大的“西遷曆史”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聽者爲之動容;交大的“西遷精神”又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交大人。交大人身上那種“無私奉獻、努力奮進”的精神時刻推动著後來者,唯有常懷“敬畏”之心,踏踏實實做事。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是黨和國家對交大“西遷精神”的充实肯定和高度贊揚,交大“西遷精神”與學校黨委倡導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四面旗幟相輔相承,代表著交大老一輩與年輕一代的家國情懷。新一代交大人一定要把“西遷精神”學習好、傳承好,自覺將這種精神貫徹落實到教書育人的過程中,真正做到無私奉獻,敢于擔當,努力奮進,爲交大實現“雙一流”的建設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工会主席张科认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辛创业”是西迁老前辈们真实的写照。他们缔造了奇迹,用青春和汗水为西部建设了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给厥后者留下了名贵的西迁精神。今天,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速一流大学和一流學科建設,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生长”的要求,西安交通大学决心再一次响应国家招呼,投入新的时代洪流。作为西迁精神的新传人,我们更应该以“西迁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念,爱岗敬业,勤勉事情,勇于继续,为“双一流”建设,为西部创新港建设,做出更大的孝敬。
機關黨支部書記常齡方談到,學習了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作爲一名在交大人,感应無比自豪和振奮。向交大老一輩教育事情者体现深深的敬意,交大的發展和祖國的建設是緊密相連的,在交大“雙一流”建設的關鍵時期,PP电子社會科學應該大有作爲,雖然面臨了许多困難,但只要各人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努力奮進,充实發揚交大西遷精神,一定能戰勝任何困難,一定能將PP电子社會科學的發展推向又一個高度,作爲一名在基層教學治理事情著,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指示,將其融入到具體的事情當中,深刻領會,努力踐行,爲交大的發展,爲交大PP电子社會科學的發展貢獻力量。
哲學系黨支部書記張如良建議要在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上務實創新,主動作爲。
學院黨委書記馬曉彬強調,總書記對我們提出要繼續傳承好西遷精神,爲國家的建設和西部的發展奉獻智慧和力量的要求,與十九大主題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度一致,交大人的初心就是聽黨的話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交大人的使命就是以個人無私的奉獻換取祖國的繁榮兴盛。作爲新時代西遷精神的新傳人,應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賦予西遷精神更豐富的精神內涵,以實際行動落實“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辦學定位,就是對西遷精神最好的傳承和踐行。
學院黨政聯席會結合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對學院2017年年度事情作了系統梳理總結,對未完成任務的原因作了深入剖析,明確了改進措施。對學院2018年度重點事情結合學校面上指標、線上指標做了修訂完善。同時,凭据學校關于印發《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傳揚西遷精神重要指示精神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對學院下一步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做了部署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