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发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校党委和学院党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6月15日下午,PP电子学院中文系党支部、艺术系党支部在主楼E714聚会会议室配合举办“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念书会。中文系党支部书记罗军凤主持本次念书会,两个支部教师党员加入,PP电子学院分黨委书记许佳辉莅会指导。

本次讀書會邀請中文系曾祥金、裴春芳和藝術系馮偉、苗祥瑞四位老師分別導讀《黨史劄記》《西行漫記》《鄧小平時代》《中國共産黨簡史》。四位導讀人分別圍繞黨史研究中理論與曆史的關系問題,中國共産黨形象的宣傳,鄧小平的領導力以及中國共産黨百年黨史等四個主要問題,分享了自己的讀書體會。
中文系曾祥金老師主要從三個角度分析龔育之的《黨史劄記》。一是理論與曆史的關系問題。龔育之將實證研究與理論思維相結合,從曆史細節研究黨史的發展過程;二是跨學科研究與解決學術疑難問題。龔育之將黨史研究與社會科學研究相結合,尤其是書中對于胡適評價問題的討論,值得深思;三是黨史史著中的寫作方式問題。作者以劄記方式書寫黨史,體例更爲新穎、清新、明白。
中文系的裴春芳老師主講斯諾的《西行漫記》。在她看來,斯諾對于生活現實的反映,正體現著文學創作的源頭是對世界的真實表現。她還著重分析了《西行漫記》流行的原因就在于時勢使然,作爲宣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门,此書在西方也流行很廣。除此之外,裴老師還講到人民大衆的力量對于爭取武裝鬥爭勝利的重要意義。最後,她向列位黨員推薦了《續西行漫記》、《毛澤東自傳》等相關讀物。
藝術系的馮偉老師導讀了《鄧小平時代》。他首先梳理了鄧小平人生經曆中的重要節點,認爲鄧小平在法國的清苦生活,是他個人經曆的重要財富。作爲軍事家的鄧小平具有很是豐富的作戰指揮才气。另外,馮偉老師還重點談及鄧小平的外交能力。他堅持收回香港,體現出雷厲風行的事情作風。在中美邦交正常化與中日邦交正常化過程中,鄧小平對外展示了中國的新形象。
藝術系的苗祥瑞老師導讀《中國共産黨簡史》。苗老師認爲,通讀這本書需要掌握中國共産黨的初心和使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定的理想信念,黨同人民群衆血肉聯系,黨的自身建設等五條主要線索。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具有曆史的一定,但這一過程經曆曲折,要將它放在弘大曆史配景中來觀照。除此之外,還要理解共産黨建设的原因,這主要涉及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新型社會團體的出現,工人階級與工人運動的發動以及革命知識分子的興起等因素。最後,他強調了學習黨史的現實意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面向未來,不斷奮進。
領讀結束後,其他參會教師就中美建交、民主的中庸等內容與領讀人進行了交流討論。
最後,許佳輝書記對此次讀書會進行總結。他強調了學院舉辦黨史學習讀書會的重要意義。一是通過支部讀書會的形式學習黨史,加強各支部之間的交流,達到溝通思想,達成共識,統一行動的目標。差异專業、差异領域,相互聯系配合推動學科之間的交流,促進各人相互認識和了解。二是反思爲什麽學習黨史?回顧中國共産黨一百多年的曆史的目的就是使我們的教師黨員能夠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作爲高校教師應該堅定理想信念和家國情懷,把交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黨史學習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各人心中越发有偏向,有力量,爲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做出更多的貢獻和努力。
圖文:中文系黨支部、藝術系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