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參觀了雅典衛城。整整一上午,在殘垣斷壁間行走,在曆史時空中穿越。烈日下,汗如雨下的我興趣盎然。想著體量如此巨大的石質建築群和古典雕塑群,愈是被時光剝蝕,愈顯出其厚重。具象的群雕和神廟,愈是遠離了實用性而被符號化、象征化,便愈能顯示出其對歐洲文明、西方文明的奠基性作用。“言必稱希臘”看來真有原理,要談歐洲和世界文明,不談希臘怎麽行?不談蘇格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怎麽行?這就像談東方文明和世界文明,而想繞過中華文明、繞過老莊和孔孟一樣不行思議。
有趣的是,遊客中有老人戴著讓你想起宙斯的那種帽子,也有女性穿著古希臘女神的長裙,帶著鮮花編織的花環,你會覺得這便該是讓雅典有了今天這個名稱的那谓行雅典娜古典美女了。我們老著臉要和他們合影,他們無不以真摯的笑靥面對鏡頭。
但如果你認爲僅僅在文化上必須“言必稱希臘”,那就有局限了。在絲路上一路走來,有個很深的感覺,就是談絲路,談絲路經濟帶,談亞歐大通道,也繞不過希臘,也應該“言必稱希臘”。
現在由中亞進入中歐、北歐的亞歐大陸橋已經买通,從中國西安、重慶、鄭州都有直達過境貨運專列定期開行,旅客列車也在積極籌備運營。但由中國直達南歐的大通道,即中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正在談判立項的鐵路,和經格魯吉亞、土耳其進入希臘和巴爾幹半島、意大利諸國直達南歐的交通幹線還未暢通。絲路經濟帶不談希臘、意大利,亞歐全面相助便難于覆蓋南歐、地中海。
下午,我們去比雷埃夫斯港中國中遠集團投資建設的集裝箱碼頭采訪,更具體地領略了希臘在歐亞大通道的重要性。口岸面臨愛琴海,直接地中海,東經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太平洋相連;西經直布羅陀海峽通向大西洋。一眼望去,集裝箱層層疊疊碼于岸邊,各式各樣門式起重機正在事情。間或會悶聲響起遠洋巨輪的汽笛,驚起一片白色的飛鷗,在蔚藍的天空盤旋。它們投影于浪濤之中而無蹤無影。
中國駐希臘大使鄒肖力和希臘外交部秘書長米哈洛斯親臨采訪現場。他們在講話中都指出,半年之內習近平主席對希臘的過境訪問,以及李克強總理的正式到訪,向世界宣示了中希關系的重要性。他們強調希臘在“一路一帶”中的职位與作用,論述了中希兩國在經貿、文化、旅遊等領域的相助前景。
中遠集團租借35年的這個希臘口岸,今年年吞吐量將達300萬標准箱,己連續3年位居全球貨運量增加最多的口岸之一。希臘地處南歐門戶,口岸對中歐貿易的輻射作用十分突出。今年6月,李克強總理訪問希臘時專門來這裏視察,足見其职位之重要。
希臘的文化有豐厚的積澱,有巨大的産業潛力。希臘的市場是我們從南部進入歐洲的橋頭堡,有極大開發前景。言絲路,言亞歐牽手,必稱希臘也。
今日由雅典赴奧林匹亞,途中參觀了削80米深崖開鑿的科林斯運河,參觀了希臘藥神博物館和埃皮達魯斯大劇院,晚上抓緊整理了沿途寫下的幾段韻文(不谙格律,不敢言詩也),茲錄一首2014年8月30日在伊斯坦布爾所作于後:
伊城望海
海盡山窮現晨曦,
碧空絢爛彩生熠車行絲路偕雲馳,
筆馳關山抒胸臆忽聚忽離情那堪,
有去有來長相宜惜乎古稀逢此遊,
老翁長安長相憶
—— 2014.9.4 希腊 奥林匹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