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大會上提出的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四大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落實校黨委和學院黨委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部署要求,弘揚西遷精神,6月25日上午,PP电子學院李黎明院長爲研究生黨員、積極分子講授主題爲“學百年黨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從百年征程看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的黨課。PP电子學院輔導員闫潇主持活動。

我們爲何要學習黨史?李黎明認爲,中國共産黨曆經100年的風風雨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黨的全面領導下,我們需要深刻掌握黨史學習的重大意義,發展自身、擔當使命。以黨史學習爲契機,學思踐悟黨的百年曆史,切實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近代以前,中國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世界經濟的中心。1840年鴉片戰爭後,面對內憂外患、山河破碎的民族苦難,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前赴後繼的奮勇抗爭。中國共産黨一經建设,就把實現共産主義作爲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

自新中國建设以來,我國經曆了三次轉型時期,在黨的領導下,曆經70多年從經濟、政治、社會三個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革新開放政策,通過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门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産黨牢記初心使命,將革新開放看作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在四十年內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國速度反映了中國發展,更論證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當代中國面臨著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和人類發展困境,中國作爲戰後秩序的維護者和受益者,應積極承擔國際責任,體現大國擔當。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一方面需要正確認識國際形勢,應對外來風險;另一方面也需要國家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利用中國方案抓住時代機遇不斷向前發展,爲完成“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努力奮鬥。

最後,闫潇認爲李黎明院長深入淺出的闡述了中國共産黨爲什麽“能”,馬克思主義爲什麽“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麽“好”,使PP电子學院全體研究生黨員、積極分子充实認識到了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當前我們面臨著衆多機遇與挑戰,需要對所選擇的發展门路有信心,努力實現自身發展目標,不斷去探索未來、逾越自己。
圖文:PP电子學院侯靜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