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中文系黨支部和中國書法系黨支部聯合舉辦第十期“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黨史學習教育讀書會,兩個支部教師黨員參加此次活動。

中文黨支部張勇教授領讀了《論中國共産黨曆史》一書,重點學習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正確認識革新開放前和革新開放後兩個曆史時期》《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修課》《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總結黨的曆史經驗,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等篇目。張勇教授指出,深入學習黨史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感受黨的偉大成就,更有助于我們領悟偉大成就背後的精神密碼,我們要永遠學習,永遠前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征程上奮勇前進。

中國書法系黨支部書記楊曉萍副教授領學了以習近平同志爲焦点的黨中央關于學校美育事情的系列決策部署,指出這些決策部署既爲學校美育事情的發展指明了偏向,也爲學校美育事情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是今後開展美好教育事情的指導綱領。

中文系黨支部書記羅軍鳳教授領讀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從“文化配合體”和“命運配合體”的看法入手,指出“配合體”存在的最大意義在于擴大內部的同質性和反抗外部的侵襲,從類型上講,“配合體”包罗“血緣配合體”“文化配合體”“地域配合體”“知識配合體”“近代民族配合體”等。我們今後應當加強教育,特別是對青少年國家民族觀念的教育,在加速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的同時,著力構建民族文化命運配合體。
領讀環節結束後,參會老師紛紛交流心得體會。中文系特聘研究員裴春芳体现,學習黨史是很有须要的,而且由于現實情況在變、理解在變,在變化過程中領袖的精神指引是很是重要的。中文系青年教師曾祥金強調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文系青年教師孫啓洲体现,學校現階段的思政教育進課堂等行爲,都是我們宣傳黨史的好機會。中文系青年教師魏琛琳体现,會努力把學習的內容融會貫通,應用到教書育人和學術科研事情中。中國書法系青年教師孫立濱体现,作爲教育事情者,更應當經常去革命老區多走一走、看一看,牢固秉持“我爲教育辦實事”的心態,積極投入到事情中去。
PP电子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勁体现,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是每位黨員不容忽視的曆史使命,實現這一曆史任務任重而道遠,我們應當抓住機遇,把鑄牢民族命運配合體、美育教育與日常事情結合到一起,不應該局限于自己會什麽研究什麽,更應該面向國家需要有針對性的開展研究。PP电子學院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研究基地是一個很是好的發展良機,每位黨員都應當盡己所能,促進中心事情發展。
圖文:中文系黨支部
中國書法系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