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肖雲儒絲路行記
當前位置: 首頁 >> 肖雲儒絲路行記 >> 正文
【肖雲儒絲路行記之二十九】"小虫子"怎样酿成巨人?
2014-09-04  點擊:[]

一個孩子在草原上玩耍,初升的太陽將草莖上的露珠照的晶瑩剔透。孩子蹲下來想捧上一顆露珠,回去送給媽媽,卻停住了小手,他看見一只小蟲子,正在那草葉上慢慢地朝露珠爬去,爬幾步就掉下去,又重頭開始,失敗多次之後,小蟲子終于爬到了草葉的上端,吮吸著甘美的晨露。這一幕讓孩子終生不忘,在以後的歲月中,每遇大事,他就會想起小蟲子的耐心、執著,在心中對自己說:“人之臨事,當如是矣!”然後堅定地朝前路走去。

這個孩子誕生于撒馬爾罕南部的碣石,他就是後來威震四海的帖木兒!我們今天去撒馬爾罕的古爾-艾米爾陵墓參觀,站在帖木兒墨玉石棺槨面前,那個孩子與小蟲子的故事在我腦際揮之不去。

公元14世紀中葉到15世紀初世界史舞台上的主角,強大的帖木兒帝國開國君主,是個偉人,又是個智者。若論千秋功罪,不在毛澤東著名詞作《沁園春?雪》中寫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五位君王之下,七十多歲的人生,輝煌到眼花缭亂。正如史書總結的:“蒙古三大汗國,貼木兒並其二,克印度,敗土耳基(土耳其)。”

貼木兒的身世有许多待解之謎。譬如,他到底屬于哪個民族?爲什麽至死也不稱“汗”?我原來不知其詳。這次到實地考察,才弄了個八九不離十。其實他本是突厥人,父親還當過突厥一個部落的首領。自小信奉伊斯蘭教,也接受了近鄰波斯帝國諸多文化的影響。祖父是蒙古察合台帝國的大臣,也擔任過碣石的一名封建城主。你看,帖木兒的文化配景中有了突厥、蒙古、波斯、伊斯蘭教和蒙地藏傳释教如此斑駁多彩的元素,恐怕是以後成爲跨國君主最重要的原因。

力不在武而在文,勝不在侵而在略,在經略、謀略也。外族人要在蒙昔人地區察合台稱王,沒有蒙人血流和成吉思汗的庇蔭是很艱難的,他打出察合台蒙古王族這張牌,很快化解了障礙。他娶西察合台國王的蒙族公主爲妻,使自己變爲成吉思汗家族外圍的一員,人稱“驸馬貼木兒”。他又象曹操一樣,自己不稱帝,接二連三挾持察合台王族的人爲傀儡以令諸侯,在位後執掌實權。取得統治正当性之後,才開始施展自己的文韬武略。

他投靠突厥以抗蒙,獲得了碣石的統治權;羽翼豐滿後,又與原先賴以起家的察合台汗決裂,幾次領軍遠征波斯、花剌子模,揮師討伐蒙古帝國的另一汗國伊爾汗國和阿富汗。過了幾年,又帶兵80萬遠征印度,占領印度首富之城鐵利。極盛時的帖木兒帝國疆土西達土耳其,東至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南到波斯灣,北達俄羅斯的莫斯科。他是征戰四十年而無敗績的統帥。

在戰爭中帖木兒因傷而跛,被稱爲“跛子帖木兒”,但這個跛子行遍天下,征服了世界。終于像那只草葉上的蟲子,以不屈不撓地努力,飲上了甘甜的露水。

帖木兒帝國與中土大明帝國年代大致同步。兩大帝國擴張的野心幾度碰撞出火花,出現險情。所幸終于在曆史的走廊中擦肩而過,最後沒有釀成大戰爭、大殺戮。正如史書記載的:在吞並蒙古三大帝國,克印度,敗土耳其之後,曾“卑辭厚幣以诳中國,始則诇伺,終乃大舉。傥不死,明人其旰食乎!。”朱元璋僅大帖木兒8歲。帖木兒26歲時起兵反抗蒙古,6年後,40歲的朱元璋推翻元朝建设大明王朝。又20年,帖木兒幾度遣使者希望與明朝建设反抗蒙古的同盟。但幾年後又羞辱明使。中亞和西亞兩大王朝虎視眈眈,已成拔劍弩張之勢,不意帖木兒仙逝,才制止了這場世界性的大戰。

回顧曆史的冷酷淒涼,更感覺到今天陽光的燦爛和友誼的溫熱。

2014年8月11日,于烏茲別克布哈拉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肖雲儒絲路行記之三十】丝路胡旋
下一條:【肖雲儒絲路行記之二十七】中亚母亲河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